今年是第六年舉辦工作坊活動了。
從 2014 年開始,工作室每年都會為譯者舉辦一次工作坊。今年比較特別,不但於六月加場為新手譯者舉辦翻譯工作坊入門版活動,昨天 9/1 舉辦的也有別於以往的翻譯工作坊,特別邀請蕭彤雯小姐來分享個人品牌經營的主題,讓譯者對個人職涯可以有更多不同面向的思考方向。
其實去年翻譯工作坊的小組討論,我們就有談及譯者的其他職涯可能性。所以算是有所連結吧,這次以品牌經營為主題,讓譯者可以再去深入思考經營個人職涯的多元性。當然,每個人興趣和專才不同,可以怎麼去發展,還是要適性培養、琢磨。也許是拓展翻譯類型,讓自己可以接案的領域增加。也許是去思考自己能如何提升個人的附加價值,讓客戶對你有更強烈的需要性,也就是你個人的不可取代性。也許是除了一種語言,再去學習、上手另一種語言,變成多語翻譯人才。也許是除了翻譯工作,再去創造更多其他可能性,例如教學、寫作等等,不限相關性大小,只要自己有興趣、有潛力,都可以大膽去嘗試、自由發展。
重點是不要局限了自己的發展可能。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英國念翻譯所,還沒畢業就開始了自由譯者的接案生活 (其實是大學畢業前,就在學校接到第一件翻譯案)。第一次聽到專案管理,就是在研究所上課時聽教授講起。但當時還沒什麼概念。只知道教授當時對我們說,不要排斥這個另外的出路。後來回台灣工作,剛好進了一間翻譯公司。起初我也是應徵譯者進公司的,但剛好公司缺 PM,我就在某個晚上讓主管和老闆直接面授機宜,臨危上陣,然後就意外發掘了我的 PM 潛質,開始了我專案管理的路。我知道很多譯者很排斥接觸專案管理,不喜歡去處理天天都有各種變化意外的 PM 工作,但是我剛好反而很喜歡這種挑戰性,把上游客戶和下游合作譯者都按捺得各自滿意,我就成就感十足。要是我自己一開始就劃下了框架,只願意翻譯,不就錯失了發現自己另一項潛能的機會嗎?甚至,也就沒有今天星宿工作室的成立了。我要說的是,不是當翻譯的人也都要走專案管理的路,而是要有開放態度,嘗試去挖掘自己其他潛能,你真的不知道原來你是可以做到什麼你原先沒想過的境界呢!例如,可以去嘗試接觸國外翻譯公司,以更高的價碼接案。老實說,我一點都不會忌諱我合作的譯者被國外翻譯公司挖走。我反而很高興譯者有更好的案源,也會覺得合作的譯者這麼優秀與有榮焉。我相信星宿工作室能吸引合作譯者的不只是稿費這點,我們有更多更棒的附加價值可以留住優秀譯者與我們合作愉快。
今年的工作坊活動就是想讓各位譯者有不一樣的切入點去思考自己的職涯,或至少,種下一顆希望種子。
總會有人問,為什麼我要堅持舉辦工作坊活動,又經常是無償開放人來參加,講師、場地、餐飲等各種開銷,也不是小數目。這就是我想堅持的理想吧。因為我就是想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既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不就是讓我實踐個人理想的園地嗎?我既覺得這是我的一種社會責任,也是我回饋譯者、回饋譯界的方式。我在翻譯產業其實做得很開心,收獲也很多,所以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分享給其他有緣的譯者或譯友。讓更多優秀的人進入這個產業,也樂在其中,不是很好嗎?我個人的價值觀是,很多事情不必要只去著墨直接的利益所得,很多事情的小小美好不正是純粹的付出嗎?我純然地付出、提供一些資源給有需要的人,接收到的人也開心,就是美事一樁。
今年靜態的活動都告一段落了。但更期待的是,下個月我們要有第一次的工作室一日遊,大家可以一起出外踏青、活動筋骨。
我希望的就是星宿工作室是一個大家可以開心工作、交流、彼此扶持成長的大家庭。
正在思考明年繼續針對新手譯者開設入門工作坊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們請留意專頁上的資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