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談談我對應徵者試譯稿的期待和要求。
***************************************************************************************
依據應徵者提及的專長領域,提供各種工作室準備好的試譯稿。英文部分,因為是主要業務,所以分類比較多,像是行銷、醫療、IT、法律、遊戲、財經等等都有;日文部分,主要還是以遊戲和一般文件兩種類別為主(據說我們的日文一般文件試譯內容不容易,很少有人通過)。
每篇試譯稿約幾百字,基本上不會超過 500 字。給的時間我認為也滿充裕,通常三份稿會給到 2-3 個工作天。而且交期都很彈性,若應徵者因手邊還在趕件需要晚點交,也一般都會答應。
切入正題,所以我希望收到怎麼樣的試譯稿呢?
因為只是試譯稿,沒有特定的格式和風格要求,所以這部分應徵者不用太擔心。不過看到自動會在中文字和英數之間留空格的,會很欣慰。
準確性很重要!我沒辦法接受自己另行演繹原文的譯文,就算你詞藻優美、文句通順也無用。就算是行銷類,也不可以偏離原文,自行創造新的譯文出來。我發現不少人會有自動略過自以為不重要的字句不翻的陋習,這個問題很糟,也很嚴重。
我不是要你按字面直譯,但原文有提到的意涵,無論在你看來有多不重要,都不是漏譯的正當理由。
舉例來說,「After that, you may have a good time with your family.」這句話,翻成「在那之後,你就可以與家人共度時光。」就是漏譯了「good」這個字。你以為很簡單看似不重要的一個字,他就是很嚴重的漏譯問題。
有些專案不是只有翻譯的步驟,還會有 Back-translation 的步驟。客戶會找另一名譯者將我們交出去的譯文版本再翻回英文,以檢查譯文有無錯誤。
所以這情況下,任何一點誤譯、漏譯,都會很容易地被發現。
所以最安全的翻譯,就是不要自行刪除任何原文的字詞含意。
再來就是看各專業領域的專業用詞。像是飯店旅遊類常見的「check in」,IT 類的「video editing」、法律類的「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等等,都有專用詞彙。如果你用的不是這個領域一般常用的譯詞,就很難讓人信服你可以翻譯這領域的檔案。
再來就是試譯稿中藏了一些小謎題。你無法直接從原文中去找到脈絡,而必須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不見得只能有一個正確答案,但你提供的版本必須合乎邏輯,可以說服審稿人員。
就像是正式案件,客戶也不見得每次都會提供很明確的參考資料,在交期緊迫的情況下,恐怕也沒有時間來回詢問客戶細節(通常會先交出一個版本,然後提問跟客戶確認不確定的問題),就必須善用網路搜尋的技能。這是譯者很重要的技能之一。
還有一個讓我很感冒的就是標點符號。拜託,這是最基本的。標點符號都不會正確標示的話,建議先去學好再來說要當譯者吧。
看到履歷說有十幾年翻譯經驗,卻收到慘不忍睹的標點符號亂標檔案,實在很讓人傻眼又無言。標點一律用全型,不要有英文半形的標點混在其中。
數字部分也看過不少人寫錯。這個顯得你很不細心。明明是 15,你卻寫 16。表示根本沒有檢查就交出檔案。
因為工作室審核試譯稿會出報告給應徵者參考,報告的評分是採扣分制。也就是會列出各項錯誤,並依據各項錯誤扣分。分數扣到標準以下,就是不通過。所以試譯的優先條件就是要交出幾乎沒有錯誤的完美試譯稿。你明明每一句都翻得很通順、精準,但卻偏偏有些錯誤在其中,而且還不只兩、三個,那就有很大機會不通過。不過,也有例外。若審稿人員覺得分數只差一點,而且不是太嚴重的錯誤,應徵者還是有培養訓練的潛力,也是有可能會破例判為通過。
基本上就是這幾個地方要注意:準確性、專業用詞、搜尋技能、標點符號、細心程度(好像還有一點,但我一時想不起來,剛剛明明有念頭閃過,現在卻怎樣也想不起來,唉……下次有想起來我再另外補充吧)。只要掌握住這幾點,要通過試譯其實不是太難。
當然,在此之外,還有就是你的個人翻譯技巧的展現了。
我個人不喜歡應徵者使用太花俏的翻譯用詞,中規中矩的簡潔譯文反而比較得我心。但別出心裁的譯文確實會讓人為之振奮,所以就看個人本事囉。
除了應徵者會面對到要交出合格的試譯稿,其實工作室也常常會收到客戶要求我們進行試譯的程序。主要是有新專案,客戶要從幾家不同的翻譯廠商選出符合他們標準的團隊,然後才正式派案。
總之,試譯這環節還滿常發生在翻譯這行業。這也是一個很基本讓客戶知道你翻譯品質的步驟。
期待未來能招進更多翻譯經驗與試譯內容/結果相得益彰的優秀譯者囉!
- Star, 20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