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數的台灣人來說,在日式居酒屋看到的酒款,除了日本啤酒外,都會直覺地把它當成日本酒。但其實「日本酒」三個字是有明確的定義喔!
什麼才是日本酒
根據日本的酒稅法,清酒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使用米,米麴及水進行發酵,上槽壓榨而成,或是使用清酒或清酒酒粕上槽壓榨而成。而日本酒,除了上述的條件之外,還必須要:使用日本的米及水,在日本進行製造的清酒才能算是日本法律所規定的「日本酒」。這點,就如同「香檳必須要是法國香檳地區製作,符合規定的氣泡葡萄酒」一般,受到「產品地理標誌」(GI,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的保護。只是,在台灣,很多消費者其實並沒有很了解這個保護措施,我們也因此會看到一些"西班牙的香檳"(其實應該算CAVA),義大利的香檳(ASTI)這種東西出現。
那麼梅酒是?
根據上面的定義,很明顯地梅酒並不是日本酒稅法中所認定的日本酒。而大多數的梅酒,其實是將梅子浸泡在已經完成的酒裡面,利用酒精將水果中的香味萃取而成的酒款。因此這種酒在日本的酒類分類中算是「リキュール」,在台灣的酒類分類中也是「再製酒」。
既然是浸泡在已經完成的酒款而成的,就算是同樣種類的梅子,利用不同的基底酒就會有不同的味道。所以,在選擇梅酒的時候,除了可以利用熟識的廠牌來辨識之外,也可以稍微看一下他的主原料裡面的酒類,是用清酒還是醸造アルコール(蒸餾酒精)等其他原料。通常,使用清酒作為基底的梅酒,喝起來的口感會比較有圓潤的飽滿感,使用蒸餾酒精做成的梅酒,喝起來會比較清爽,甚至有些會使用「本格燒酎」做為基底酒,這種梅酒通常還會有本格燒酎的原物料香氣,讓整體的香氣更加有層次及變化。
什麼是本格燒酎?
上面提到的燒酎也是在居酒屋常見的酒款之一。不過很多台灣的居酒屋都會把它寫成「燒酒」。本格燒酎,是採用米、麥、甘藷等其他被指定的原物料,經過發酵及利用單式蒸餾器蒸餾而成的酒款;其中,在沖繩所製作,並使用米及黑麴菌所製成的本格燒酎,有著另外的稱呼「泡盛」。由於是發酵後再進行蒸餾的原因,本格燒酎通常有著比較高的酒精濃度。所以,如果覺得清酒喝起來太淡,一點也沒有喝酒感覺的人,下次可以考慮喝「燒酎」喔。
台灣有很多居酒屋裡面所提供的「燒酒」其實是韓國燒酒,韓國燒酒通常是將原物料發酵後,經過連續式蒸餾器進行蒸餾,獲得高濃度純淨的酒精之後,再加水調低濃度,並且加入香精,所以會有桃子、葡萄...等等不同的口味。
不論是清酒或是本格燒酎/泡盛,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適合搭配料理一同飲用」,也因此日本人在居酒屋通常都會點清酒或燒酎來來搭配食物;而清酒以及本格燒酎/泡盛,在2012年也被日本政府所認定為「國酒」。大家下次有機會到日式居酒屋,千萬不要只喝啤酒,一定也要嘗試看看喝著日本的國酒搭配日式料理,讓味蕾享受100%的日式風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