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在接觸日本酒的人應該都聽過「地酒」這個名詞。既然有「地酒」那麼各個地區的日本酒,想當然爾就會有不同的風味。但,真的是這樣嗎?
地酒是什麼?
日本人對於地酒的解讀,大多數是「相對於在日本全國都可以看到的大品牌,地酒指的是只能在特定地區看到的酒款」。因此,在日本經濟大爆發的1970年代開始,這些特定地區的「地酒」也隨著新幹線的開拓,開始向日本全國逐漸的擴展知名度。同時間,那些地酒也跟著物流系統的建置,不再是只能在特定的地域購買的酒款。
也有人說「地酒」就是使用在地的米跟原物料所做出的酒款。這種說法,比較偏向於葡萄酒中常出現的「風土」一詞。但其實不像葡萄容易在運送中受傷,米是個很容易運送的農產品,很多日本酒酒廠會使用其他地區的稻米進行釀造。因此,地酒也不是只能使用在地栽種的稻米所釀造的日本酒。
對於「地酒」這個詞,其實可以說是「一個地酒、各自表述」,很多時候都只是為了要強調酒款的稀有或獨特性才會用到的行銷用詞。所以,在選擇日本酒的時候,基本上也不需要特別去看是不是地酒,只要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喔~
地酒的風味
那麼地酒到底會不會有不同的風味呢?當然還是會有的。這邊用台灣人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做比喻,台灣有許多的手搖飲品店,每個品牌的珍珠奶茶,多多少少有些差異,而台南出來的品牌,為了符合台南人的喜好,相對於其他地區的珍奶會比較甜。這就像是每個品牌的日本酒,基本上都還是會有些許的差異,而日本酒也會符合在地人的飲食習慣,做出適合當地人的酒款。
也因此,我們可以從日本各地的料理,去了解它們的日本酒風味。比如靠近日本海的新潟,因為有著豐富的漁獲,所以釀造出的清酒,就比較偏向於味道清淡,適合搭配海鮮一同飲用的淡麗風味酒款。不過,新潟也有靠近山區,冬天容易積雪的地區,那邊的清酒,就會偏向於適合搭配醃漬物品,口味更加清爽的淡麗辛口。
不過,隨著日本飲食習慣的改變,現在有些酒廠開始製作適合搭配西方料理,風味和傳統的日本酒有著不同方向的酒款。這也可以說是在全球化的風潮下,日本酒風味的改變。通常這種不同於傳統風味的日本酒,在包裝設計上,也會比較的有設計或是現代感。這樣的酒款,通常就比較不會適合搭配在地的料理,也很難用原本提到的「地酒」概念去判斷風味了。
保持好奇 不斷探索
日本有47個都道府縣,就算是以燒酎/泡盛為主的九洲及沖繩,也都還是有清酒酒廠,再加上每年都可能有新的酒款/品牌出現,想要完完全全的掌握所有酒款的味道,可說是難上加難。因此,在品飲日本酒的路上,我給大家的建議是「保持好奇 不斷探索」。如果看到沒有喝過的品牌,請隨時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做嘗試。如果從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酒款,也可以持續地去探索在不同溫度、杯型、食物搭配、甚至不同年份的風味差異。祝福各位都可以開心地暢遊日本酒的世界!